临翔区文明村镇建设为脱贫攻坚加油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7日
来源:临翔区文明办
作者:
点击:
次
近年来,临翔区紧紧围绕 “扶贫先扶志 治贫先治愚”的重要精神,以创建文明村镇为重要抓手,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持续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着力改善临翔区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激发起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贫困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坚持对贫困户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教育,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选树身边好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贫困群众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社会责任感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制定积极向上、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有效遏制农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炫富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陈规陋习,养成勤劳节俭美德、现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贯彻执行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健全基层群众组织,完善村民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进一步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村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全面推进挂钩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治安建设,进行乡村整体规划,全面实施“七改三清”行动计划,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同时,充分利用农寨文化活动室、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村广播室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科普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贫困户建立起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做到遵纪守法,照章办事。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抵制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丑恶现象,保障挂钩村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力保各贫困村环境整洁治安好。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临翔区坚持以文明村镇创建标准为导向,不断完善相关帮扶措施,文明村镇创建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临翔区创建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10个,市级文明村镇16个,区级文明村镇10个,有力助推了临翔区2019年高质量脱贫摘帽,更为2020年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贫困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坚持对贫困户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教育,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选树身边好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贫困群众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社会责任感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制定积极向上、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有效遏制农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炫富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陈规陋习,养成勤劳节俭美德、现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贫困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贯彻执行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健全基层群众组织,完善村民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进一步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村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全面推进挂钩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治安建设,进行乡村整体规划,全面实施“七改三清”行动计划,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同时,充分利用农寨文化活动室、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村广播室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科普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贫困户建立起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做到遵纪守法,照章办事。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抵制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丑恶现象,保障挂钩村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力保各贫困村环境整洁治安好。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临翔区坚持以文明村镇创建标准为导向,不断完善相关帮扶措施,文明村镇创建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临翔区创建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10个,市级文明村镇16个,区级文明村镇10个,有力助推了临翔区2019年高质量脱贫摘帽,更为2020年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