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网
临翔网
临翔网
以书为媒 共建书香临翔
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深化全民阅读,弘扬清廉文化,助力“书香临翔”建设,4月18日下午,临翔区融媒体中心“同音”清廉志愿服务队在临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主题读书会活动,来自全区各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的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以书为媒,共话未来。活动中,爱好者们以《家》开启文学之旅,深情演绎家族情怀;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抒发爱国热忱;以《只要明天还在》展示积极向上的风貌;以《我在书里等你》展现阅读的温度。17组朗诵者依次登台,既有《朝花夕拾》《不朽》等经典名篇的致敬,也有《临翔革命遗址》《临翔,书香铺就梦河》等本土作品的深情推介,更有《人民政协,我为你放声歌唱》《人生最美是读书》等作品的激情表达。多元的题材、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临翔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厚底蕴与新时代奋进者的精神风貌。  本次活动紧扣“清廉”主题,通过阅读传递崇德尚廉的价值理念。爱好者们结合《临翔革命遗址》中的“博尚剿匪战斗遗址”,讲述红色历史中的忠诚与信仰;《永不褪色的红》以革命精神为纽带,赓续廉洁基因。活动还特别设置《冲破时代枷锁的理想之光——田晓霞》等分享环节,以榜样激励青年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活动通过广泛动员、多元协作,吸引五十余名参与者。现场既有机关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也有政协委员、自然村长、老年大学学员,充分体现全民阅读的广泛性与凝聚力。市老年大学、老体协瑜伽协会同音志愿者 杨金玲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读书的方式比以前便捷多了,但不管什么样的形式,只要愿意进入书中,就会受益。我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喜欢阅读。临沧诗词协会秘书长 庞秀杰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读书活动,我感到受益匪浅。我自小就很喜欢读书,也喜欢写作,我觉得读书是写作的基石,只有读了更多的书,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临翔区人民医院青年医生 吴楠楠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这一群爱读书的人聚在一起,一起爱读书、读好书。今后我也会继续读书,从书中吸取一些知识的力量,让这一股力量伴随着我成长。同音·清廉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李昱希望通过读书分享会这样的活动,点燃大家心中的阅读之火,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这也是我们临翔区融媒体中心组建“同音·清廉志愿服务队”,并举办读书活动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易思敏)
澜沧江上,这场水上交通运输应急演练很“硬核”
为进一步强化水上交通运输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稳定,4月10日,临翔区在邦东乡昔归码头澜沧江水域举行2025年水上交通运输领域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演练以澜沧江水域航行船舶突发紧急状况为背景,精心设计了“船舶消防应急处置”“人员落水紧急救援”以及“油料泄漏环保处理”三大核心演练科目。通过高度仿真的场景模拟,全方位、多角度检验了水上交通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与应急初始预案的科学性、实践可行性及广泛适用性。演练现场,各参演人员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与冷静应对能力,严格遵循既定预案要求,规范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各参演单位之间配合无间,各环节衔接紧密有序,高质量完成了所有预定演练科目。从船舶消防的迅速启动到人员落水的高效救援,再到油料泄漏的妥善环保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临翔区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业性与执行力,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整体能力以及各救援部门间的协同作战水平。“未来,临翔区将继续深化水上搜救体系、船舶污染防控机制以及救助物资管理体系等要素的配置建设与发展,着力提升水上交通巡航救助、快速响应及险情排除的综合能力,力求实现科学决策、高效响应、迅速救援的水上应急救援目标,为区域内河水上交通应急处置工作筑牢坚实基础。”临翔区交通运输局地方海事处副处长何彪在演练结束后表示。此次应急演练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临翔区水上交通运输领域应急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未来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有力推动,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水上交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国威  何廷耀  李德婵)
云南省2025年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临沧站)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滇、人才强滇战略,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尤其是让优质科普资源惠及边疆青少年群体。4月21日,云南省2025年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临沧站)启动仪式在临翔区第二中学举行。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才能有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通过整合资源,积极发挥科普大篷车“科普轻骑兵”作用,跨域联动把科普宣传工作延伸到基层。启动仪式结束后,科普大篷车在学校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现场展示了“角动量守恒”“磁力转盘”“中国空间站”、积木搭建等多种多样的科普展具,同学们沉浸在涵盖声、光、电、力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知识海洋中,经历了一场奇妙的科普之旅。在科普志愿者的演示下,有趣的物理实验、机器狗、无人机,感受VR的身临其境,更是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科技的奇妙世界,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谢正婷同学说:“今天的活动很有趣,也非常好玩,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也点燃了我心中对科学的无限追求与热爱。”龚子敏同学说:“今天的科普大篷车活动很吸引人,我‘玩’了多个展具,我都入迷了,让我引发了科技思考,我觉得科技不是遥远的星辰,而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明天。”此次云南省2025年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临沧站)活动,共出动科普大篷车13辆,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参与师生1400余人。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边疆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为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临翔区是此次联合行动的第一站,接下来科普大篷车联合车队将到双江、云县、凤庆等地开展活动,让青少年感受科技的魅力,推动科普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临翔区科协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动向其他州(市)县学习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构建多元宣传载体,丰富科普宣传内容,为群众搭建更多的科技与文化交融创新平台。临翔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陶丽行说:“我们将联合临沧市科技馆、学校、社会资源等多方力量,着力深化‘趣科普·智同行’党建品牌,打造一批更具趣味性、科普性和探索性的‘校内+校外’科普活动,促进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冯   玮)
临翔区:“多合一”场所改造筑牢消防“防火墙”
4月22日,临翔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在扎路营批发市场组织召开“下店上宅”式“多合一”场所改造示范现场会,区住建、交通、商务、文旅、应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供销社、消防救援等部门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主城区各社区分管领导、物业管理人员参会。现场会上,区消防救援大队首先以镇康“7·21”火灾案例为题,深入的讲解了“多合一”场所建筑类型、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火灾造成的损失,图文并茂的展板直观的让参会人员感受到“多合一”火灾后的危害性。“刚刚细算了一笔账,如果镇康批发市场这家店事先进行了消费安全改造升级,可能花费就几千元。但遗憾的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及时进行改造,这个火灾最后损失竟然高达上百万,这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在现场观看后,忙角社区周斌伟说道。“生活中,有的商铺为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此类场所可燃物堆积,用户用电量大,无有效防火分隔......”现场播放的“下店上宅”+火灾=家毁人亡“多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改造示范宣传片,更直观的让参会人员感受到“多合一”场所的危险性和改造的紧迫性。在对“多合一”场所改造要求进行了细致讲解后,参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临翔区老曾百货店改造示范点,该示范点为各地推进改造工程提供了参考。在改造内容方面,涵盖了多个关键点,要求经营区和住宿区需设置实体墙,安装防火门,防止烟气灌入;二楼以上住宿区要拆改防盗窗,设置救援逃生口;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配备足够灭火器,电气线路做好穿管保护,进一步增强安全保障。“我们家是批发市场内第一家进行改造的,不仅保障了我们后续经营的安全,还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小曾百货店老板分享道。此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为临翔区“多合一”场所的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区消防救援大队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持续抓好全区范围内“多合一”场所排查和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消防安全环境。(冯   玮  张青云)
无人机化身快递员 昔归茶园率先开辟“空中茶路”
“来了来了,无人机把茶叶送到了!” 近日,在临翔区昔归茶园,当无人机化身“茶叶快递员”,低空穿梭,把刚采下的鲜叶飞速运往加工地时,赢得茶农的阵阵叫好声。这是临沧市昔归茶区第一次使用无人机进行茶叶运输。当无人机划破云海,一条空中茶路就此诞生。无人机让茶农卸下重担 虞青摄“这段时间昔归茶已经进入采摘季,但采摘后的鲜叶需尽快加工,不然对品质影响极大。”临翔区昔归管委会副主任杨滔介绍,制茶贵在鲜,从茶园到制茶坊,如何让茶叶跨越崎岖的山路,以最快速度锁住鲜叶的自然之味?这是茶农世代守护的命题,也是新时代面临的破局挑战。生长于澜沧江畔忙麓山的昔归茶 王少云摄以前,茶农需要清早从家走到茶地,采摘后把茶叶背到车路上,再开车回家。路程至少需要30分钟,比较远的甚至需要个把钟头。由于山路狭窄,交通拥堵,这一过程非常不便,茶农劳累辛苦,茶叶也很容易被捂住而泛红,影响品质。为解决这个痛点,今年春茶季,当地投入无人机进行运输,茶叶从茶山采摘后再到农户家仅需两分钟。无论有多少茶,它都能轻松应对。新上任的“搬茶工”运输效率高 虞青摄“今天已经是第18次运输了,每次运送50公斤,茶农对此非常满意。”杨滔说,每次可以运送约50公斤。运输费用为每公斤两块钱,并且做到了零颠簸、零延误、零折损。无人机的使用,不是取代,而是守护,让茶农卸下重担。“这不是简单的运输,而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杨滔说。无人机化身“茶叶快递员”运送昔归茶 虞青摄这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非常受欢迎。由于无人机采用悬吊的方式,不需要降落到任何平台,还可以为茶农送午饭。“比如,当我在某棵茶树下采完茶后,无人机只需放下一条绳子,我将饭盒扣好,它就能直接飞走,全程无需落地。”春茶吐绿,昔归茶全面开采 易思敏摄邦东有仙品,茶为草木珍。昔归自然村地处临翔区邦东大雪山东麓,澜沧江西岸,属典型的低纬度、低海拔,高温、高湿的峡谷地带。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风化岩石后的土壤,共同造就了昔归茶独树一帜的迷人滋味。忙麓山的海拔在740米-950米之间,这里出产的昔归茶打破了传统认知里“高山云雾出好茶”的概念,也让昔归茶声名远扬。近年来,昔归村民们在政府的引导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打响昔归茶叶界名牌,并形成了以茶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昔归古茶园航拍 梅新强摄茶叶产业结合新质生产力,正是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关键。昔归茶园开辟的这条空中之路,让科技与传统完美融合。(虞   青)
临翔网
主办:临沧市临翔区融媒体中心 备案证编号: 滇ICP备20003619号-2
业务电话:0883-2124444 邮箱:lxqwxb@vip.163.com
技术支持:临沧指尖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高版本浏览器 1920*1080 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3-2166326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83-2166326,举报邮箱:lxqwwxb@163.com